深夜时分,王先生因剧烈的腹痛而惊醒,疼痛最初在肚脐周围游走,随后逐渐固定于右下腹,伴随恶心、呕吐和低烧。家人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急诊,经过普外科医生检查,确诊为急性阑尾炎,需立即手术。王先生感到困惑:小小的阑尾为何如此厉害?实际上,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,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有约7%-8%的患病风险。虽然阑尾看似无足轻重,但如处理不当,可能引发严重后果,甚至危及生命。
阑尾的位置及其功能
阑尾是大肠起始部(盲肠)延伸出的一条细长、形似蚯蚓的小结构,通常位于右下腹部(医学上称为“麦氏点”附近)。长期以来关于阑尾的功能被视为无关紧要的进化残留,但近年的研究显示,它可能在肠道的局部免疫功能中发挥角色,并成为肠道有益菌的避难所。切除阑尾对人体整体功能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急性阑尾炎的成因
阑尾发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第一,阑尾管腔堵塞,这是最常见的原因。当阑尾腔被粪石、淋巴滤泡增生、寄生虫或肿瘤等堵塞时,腔内压力急剧上升,血液供应受阻,细菌(主要是肠道菌)大量繁殖,导致炎症。第二,感染,有时邻近器官的感染(如胃肠炎)也可能直接影响到阑尾。
急性阑尾炎的症状
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很具特点,却容易与其他腹痛混淆。关键症状包括:
- 转移性右下腹痛:典型表现。疼痛通常始于上腹部或肚脐周围,数小时后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,按压麦氏点时会感到明显疼痛。
- 恶心、呕吐:常在腹痛后出现,初期可能是反射性的。
- 发热:早期可能无发热或仅有低热,随炎症加重,体温逐渐升高。如果出现高热、寒战,可能提示阑尾穿孔或腹膜炎。
- 食欲不振、乏力。
- 腹肌紧张:按压右下腹时,可能感到腹肌如同“硬板”。
拖延不治的后果
许多人误以为“肚子痛忍忍就过去了”,这种想法极其危险!急性阑尾炎发展迅速,从早期的单纯性阑尾炎进展到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,再到穿孔期,其难度与风险将大幅增加,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。
如何应对怀疑阑尾炎的情况?
记住,急性阑尾炎没有特效药,抗生素只能暂时缓解症状。以下是应对措施:
- 立即就医:若出现典型症状,特别是疼痛持续加重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
- 禁食禁水:在明确诊断前,不应自行进食或饮水,以免影响检查或增加手术风险。
- 配合检查:医生会通过病史、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,CT在不明确时尤为重要。
- 信任医生的建议: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,尤其是化脓、坏疽或穿孔型,应尽快同意手术。
健康管理与预防
尽管没有绝对有效的预防方法,但健康的饮食习惯、规律作息和及时治疗肠道感染可以有效降低风险。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,增强免疫力,对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。
因此,王先生经过普外科医生的耐心讲解后,在全麻下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,手术过程顺利,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,三天后顺利出院。在此提醒大家,急性阑尾炎并非小事,发生疑似症状时,请务必尽早就医,保障健康。[AG贵宾会]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