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晓丽,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、主任医师,最近荔枝大量上市,电视剧《长安的荔枝》也热播至今。对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大伯而言,荔枝的美味诱惑让他一次性吃了半斤,结果却引发了严重的低血糖反应。他的血糖值竟然降至22mmol/L,经过我们医院的紧急救治,才安全脱险。荔枝虽然甜美,但为何会引发头晕、心慌、手抖等症状,甚至让人昏迷呢?
首先,荔枝的糖分含量高达16%-20%,主要来源于果糖。果糖在体内并不会直接提升血糖,它需要通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。当一次性食用大量荔枝时,体内会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,而胰岛素的作用正是降低血糖,这样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。其次,荔枝中含有的α-亚甲环丙基甘氨酸(MCPG)和次甘氨酸A,会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以及糖异生过程,使得身体无法及时补充消耗的血糖,进一步加重低血糖的症状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荔枝病”,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过量食用荔枝后血糖调节容易失衡,产生危险。
荔枝的健康食用小贴士
荔枝美味,但如何健康食用呢?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小贴士:
1. 精选熟透的荔枝:选择外壳全红并散发清香的荔枝,避免未成熟的青绿果,降低诱发“荔枝病”的风险。
2. 控制食用量:成年人每天食用荔枝控制在10-15颗(约100-150克),儿童应减少到一半。糖尿病患者最好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,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。
3. 选择合适的时间:不要空腹吃荔枝,建议在饭后半小时食用,这样可以延缓果糖的吸收,降低低血糖的风险。
4. 搭配食用: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品,如牛奶、坚果、蔬菜等,既可以延缓糖分吸收,又能增加饱腹感。
5. 警惕身体反应:食用荔枝如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汗等不适,需立即检测血糖。如果血糖低于39mmol/L,应迅速口服15-20克的葡萄糖或含糖饮料,15分钟后再进行血糖检测,若症状未见好转需及时就医。
6. 特殊人群慎食:对于糖尿病、肥胖及肝病患者,应严格限制荔枝的摄入;阴虚火旺体质者(常感到口干舌燥、手足心热等)需慎食;扁桃体炎、咽喉炎、牙龈肿痛及便秘患者也应避免过量食用。
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时,保障我们的健康十分重要。借助[AG贵宾会]的指导,与您分享健康饮食的小妙招,共同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!